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濕濕濕樂隊 >保護大象的方法的故事 正文

保護大象的方法的故事

来源:逐浪隨波網编辑:濕濕濕樂隊时间:2025-11-02 12:26:36

  在津巴布韋,原本大象(elephant)是屬於全體百姓的。村民們僅僅通過向寓目大象的遊客收費來得到收入。偷獵行為十分猖狂,大象的數量迅速削減,而且很難禁止。之後,他們提出了一個新的保護大象的方式——把大象分給村民,而且隻要獵人(knife)們繳納一定費用,就可以獵殺大象。

  “這太謬妄了,簡直太惡心了!”這險些成為人們麵對這項政策的第一反應。質疑的聲音不斷傳來——打獵不可能保護大象,因為這會鼓勵人們對大象的獵殺。

  但是,人們慢慢發現,村民的行為發生了轉變,開始更多地體貼大象,希望大象越多越好,這樣就能夠向遊人收取更多的費用。於是他們自動地為大象留出生存地帶,自動配合警察阻止那些企圖偷盜象牙的捕獵者。

  為什麽會這樣?經濟學家們發現了其中的奧秘,並給出了正確的注釋。新方式讓津巴布韋的村民們可以從在世的大象身上得到更多的利益,而不是無助地麵對死象。

  雖然偷獵者會拚命捕殺他所碰到的每一個植物,可是如果大象的所有權歸村子所有,而不是返國家所有,人們保護大象的自動性會顯明提高,因為獵殺大象畢竟隻是一種短期致富、長期崩潰的行為。

  在津巴布韋,從20世紀70年代中期開始實行這樣的產權分配政策,盡管許可捕獵,可現實上,津巴布韋的大象數量一向在上升,由1979年的2萬頭增加到1989年的6.8萬頭。那時候掙紮在貧困線上的村民,已經用大象賺來的錢修建了學校和醫療站。

  這樣的政策並不完美,可是它讓我們在津巴布韋看到了更多的大象。

    1    2  3  4  5  6  7  8  9  10  11  

0.9958s , 13425.1328125 kb

Copyright © 2016 Powered by 保護大象的方法的故事,逐浪隨波網  

sitemap

Top